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凝聚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共识,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近日,市检二分院与静海区检察院联合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市级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乡镇和街村代表,通过观摩庭审、座谈研讨等方式,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进一步加强与代表交流互动,增进联络、听取意见、达成共识。市检二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曹桂芬,静海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利华出席活动。
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公开课”
本次检察开放日一改以往请代表走进检察机关的传统模式,将活动地点改为市检二分院在静海区独流镇七堡村建立的“生态保护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邀请代表们现场旁听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情况,实地感受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庭审中,二分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对被告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和民事侵权责任等重点问题发表意见,并以多媒体示证方式清晰详尽展示案件证据材料,深入浅出讲解非法捕捞行为的危害后果。在最后陈述阶段,检察官结合案件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取得良好庭审效果。六名被告当庭真诚悔过,承诺自觉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积极参加宣传、守护渔业资源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吁身边群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独流镇党委副书记郝丽萍在庭后表示,“检察机关的送法活动及时有效、成效显著,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添了法治力量。下一步将继续与检察机关加强合作,共同做好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一个案子胜过一沓文件”,通过在教育基地进行公开庭审,充分发挥庭审活动警示教育作用,将案件办理过程变成一堂开在群众身边的“法治公开课”,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让“捕鱼者”变为“护鱼者”。同时,现场人大代表通过观摩庭审,更加近距离体验、监督检察机关履职情况,为切实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场开门纳谏的“履职报告会”
观摩结束后,市检二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曹桂芬主持召开“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座谈会。会上,市检二分院、静海区检察院分别向与会代表报告了近年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情况,对助力污染防治、生态资源保护、耕地资源保护、河湖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的成效进行汇报,并介绍了检察机关借助公益诉讼“随手拍”平台畅通便民渠道、构建“益心为公”志愿者和公益诉讼观察员队伍汇聚多方合力的具体举措。
代表们对本次新颖独特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予以肯定,并结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履职情况,畅所欲言、热烈讨论。
曹桂芬副检察长认真听取了代表意见建议。她表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代表们对加强和改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中肯、真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今后,检察机关将继续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坚持在政治上着眼、法治上着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将公益诉讼检察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制度发展好,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要求落到实处。
下一步,市检二分院将继续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与辖区基层院紧紧围绕《天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持续能动履职,增进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多方参与格局,努力打造特色亮点品牌,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为实现“绿水青山”贡献检察力量。